一说到杨浦的创新发展之路,总会用“蝶变”一词形容。百年工业文明,是厚重的历史;人民城市新实践,是日新月异的“民生盛景”。
“结盟”,“杨浦养老服务圈”不断“加好友”——家门口有“食惠”,社区长者食堂奏响一曲曲暖胃更暖心的美食乐章;出门就医有陪诊,“贴心值”与“科技范”比翼齐飞。“收尾”,施工图“走入现实”,老房向“崭新的美丽”“冲刺”——居民楼楼顶完成平改坡改造,并铺设防水层;屋面水箱上方安装了不锈钢防护栏杆;房屋外墙粉刷一新……
无论是老人“舌尖上的幸福”不断“翻新”,还是老房“越更新越美丽”,都是人的“心之所向”,城市的“行之所往”。奋力推进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的“民生盛景”火热如夏。
青菜与咸肉丁、米饭作为“底”,悉心熬煮而成的墨鱼汁红烧肉作为“盖”,绿、白、粉、黑四色仿佛“浑然一体”,这是长海路街道市京睦邻小厨厨师李昊做出的红烧肉盖浇菜饭。
民以食为天,热油劈啪作响,锅铲翻飞,荤素百味奏响一曲曲暖胃更暖心的美食乐章,在杨浦,无论是睦邻小厨还是社区长者食堂,都是深受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欢迎的“人气打卡点”。菜品快速出锅,讲究营养搭配,还需要注意控油控盐……这些“居民家门口的食堂”可谓“卧虎藏龙”。日前,这些“居民身边的大厨”,现身2024年杨浦区老年助餐服务厨师烹饪技能竞赛,开启“厨艺大比武”。
怎么把红烧肉盖浇菜饭这样的家常菜做出新意?李昊说:“以青菜为例,菜必须要切得非常非常细,做出‘菜裹着饭、饭裹着菜’的感觉。这和别家做法是不同的。”
莲花白菜,由大白菜和虾胶制成,层层叠叠,状似莲花盛开;双味菊花鱼,白萝卜雕刻的凤头立在盘中,青鱼被雕成球状菊造型,再淋上橙汁、茄汁……比赛现场,满屋飘香。
“对我们厨师来说,这是一次切磋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正真看到了其它社区长者食堂的特色和长处,你们可以经验共享。”熊猫饭堂领队于之军说。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比赛当天,“食惠杨浦”老年助餐服务联盟成立,区内老年助餐企业与饿了么、达达集团等23家企业加入联盟,为杨浦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助餐全链条服务。《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同步发布,在政策层面确保各项优惠措施落到实处,持续推动老年助餐服务资源可集聚、运营可持续、服务高品质。
今年以来,杨浦区民政局全面启动“惠生活、惠助餐、惠服务、惠能力”四项“暖杨惠老”项目,其中仅在老年助餐服务方面,就已在大桥、殷行、长海等街道完成10家品质化、标准化社区长者食堂建设。
前不久,殷行街道“穿针引线”,已经成立为老助餐联盟,探索“公益+市场”服务新模式。6家成员单位签署“殷行街道为老助餐联盟公约”。该公约提出:坚持公益性与多样性并重、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有的长者食堂擅长做堂食,菜品丰富,光荤菜就有四五十样,而有的是中央厨房,原材料、人工物料的成本相对低一些,但做堂食经验不够丰富,更适合提供送餐服务。所以我们穿针引线,把大家的力量聚到一起,成立联盟、整合资源,我们想发挥各企业所长,进行优势互补,让老人堂食吃得好,在家也能吃得好。”殷行街道服务办老龄专职干部于喆说。
一顿餐,两个人,点三个菜,如今,带着95岁的父亲到家门口的“长者食堂”用餐,已是七旬老人王先生的生活日常。花费四十几元,父子俩吃得高高兴兴。“很方便,菜的品种很多,而且我觉得有政府监管,卫生有保障,所以只要我父亲愿意出门,这里就是‘我们家的餐厅’。”王先生告诉记者。
在杨浦,“居民家门口的食堂”办得如火如荼,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服务品质不断的提高,正在为更多居民带去“舌尖上的幸福”。
“开门办民政、扩大朋友圈”,除了“家门口的食堂”“结盟”之外,通过牵线搭桥,杨浦还结成了陪诊服务联盟。
老年人上医院看病,不熟悉就诊流程怎么办?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挂号如何破解?养老陪诊服务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实现医养康养的紧密结合,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是发展银发经济的一次探索。
日前,上海市养老陪诊服务上线。杨浦区陪诊服务联盟同时成立,成员单位包括:新华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市东医院、市老年基金会杨浦代表处、中侨大学、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上海杨浦支行等。
如今,养老服务需求日趋多元化、品质化,而且针对老年人就医难,社会各方都在努力寻求破解之道。杨浦成立陪诊服务联盟,正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较为强大合力,打通堵点难点,着力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陪诊服务。
当天,首批陪诊师队伍、非急救转运队伍集体亮相;《陪诊服务规范》《陪诊师从业指南》正式发布。
活动管理、助餐管理、适老化申请、养老地图等功能应有尽有,完成账号注册后,即可登录并申请参与各类为老服务……这是“杨浦养老E顾问”微信小程序。“操作界面很简单直接,想要看什么,直接点进去就可以,符合我们老年人的使用习惯。”殷行社区居民韩女士体验后如是说。
“杨浦养老E顾问”是过去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彩虹桥”的升级版,它入驻手机移动端,绘制出了更精准的“画像”,实现个性化的“私人订制”。老人登录后,可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家庭状况、照护等级、已享受服务等情况,系统后台将生成其需求标签,并匹配相应政策及服务信息进行精准推送,真正的完成数据联动、政策找人。
活动中,演示了“陪诊服务信息化平台”和“非急救转运信息化平台”接入“杨浦养老E顾问”的操作的过程,为老年人精准获取陪诊信息、一键可享陪诊服务、动态监管陪诊过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智慧养老”始终是杨浦为老事业的重点命题,杨浦始终致力于实现“老年人所想、政府所响、社会所向”的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
据《解放日报》报道,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进养老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为构建“无处不在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创建1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建设1-2个高质量孵化器、3-5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2个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5-10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5-10个养老科学技术产品展示体验基地;完善提升5-10个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照护床位、智慧社区长者食堂、智慧养老科技社区、智慧养老院等养老科技应用场景;初步建成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年均服务老年人超过500万人次。
未来,杨浦将加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继续更新优化“杨浦养老E顾问”,助力更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更多“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居民楼楼顶完成平改坡改造,并铺设防水层;屋面水箱上方安装了不锈钢防护栏杆;房屋外墙粉刷一新……这是记者近日在殷行街道工农四村小区见到的景象。这里的“美丽家园”改造项目传出好消息,工程接近尾声。施工图渐渐变为实景图,居民田女士的喜悦溢于言表:“老房子住了这么多年,非常有感情。以前羡慕别的小区有‘美丽家园’改造,现在轮到我们了,很激动。”
记者采访当天,实施工程人员正在铺设路面。实施工程单位技术负责人臧志平和记者说:“工程进度已经到达尾声。目前主要是完成路面铺设以及绿化补种。室外绿化我们分区种植季节性花草。”根据实施工程的方案,接下来,将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重新排布非机动车停放点;修缮改造小区内附属用房等将一一提上“施工日程”。
记者了解到,殷行街道共有87个小区,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符合“美丽家园”改造要求的小区共有75个,总建筑面积达386.6万平方米。2018年以来,街道已完成21个小区、共计108.5万平方米的“美丽家园”改造,惠及居民逾两万户。
殷行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袁凯旋介绍:“工农四村的工程预计于8月竣工。目前,街道‘美丽家园’改造在建项目共3个,涉及5个小区,计划于今年下半年竣工。下半年,街道将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改造项目,共涉及16个小区。因为今年工程量较大,街道成立了美丽家园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每天对各个工地进行巡查,督促各项目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
有效改善屋顶渗漏水、外墙污损问题的同时,逐步优化空间利用……“美丽家园”改造,“更新”老旧小区面貌,居住品质的提升,带动的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整体看上去规整了很多。到了夜间,灯光照明也变亮了。实施工程单位也比较细心,我注意到,外墙粉刷时他们对地面进行了保护,”田女士说,“家园焕然一新,真的很开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